当前位置:首页>江海要闻>正文

南通五金厂涉枪案庭审争议:玩具配件与枪支散件的法律边界‌

时间:2025-05-19作者:南通新闻网阅读:5分类:江海要闻

  2025年5月15日,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引发法律界关注的涉枪案件。37岁的南通五金制品厂经营者马某强被指控非法制造、买卖枪支罪,其争议核心在于工厂生产的金属螺母是否属于制式枪支专用散件。

  案件缘起:外贸订单牵出“枪支配件”争议‌

  2022年6月,广东珠海警方在侦办一起跨国枪支配件走私案时,发现马某强父子经营的南通某五金厂与涉案外贸商存在业务往来。警方从工厂查获1977个金属螺母,经鉴定其中1746个被认定为AR-15步枪专用枪管螺母。马氏父子随后被刑事拘留,但其父马某因“主观证据不足”于2023年获检方不起诉决定。

  庭审焦点:主观认知与鉴定标准之争‌

  公诉机关指控,马某强在明知工厂无资质生产枪配件的情况下,通过暗语“真铁”与外贸商对接订单,并采取转移配件等方式规避监管。检方出示的微信记录显示,马某强曾与多名因涉枪罪获刑的外贸商讨论配件图样,且交易记录涉及AR-15专用螺母生产。

  辩护方则强调三个核心抗辩点:

21.png

  功能双重性‌:涉案螺母可通过简单改造适配玩具枪,被告与多家玩具商存在长期合作;

  鉴定程序质疑‌:警方采用非公开标准进行鉴定,且将不同案件千余零件同日检验,专业性质疑;

  法律认知空白‌:公安部2014年文件列明的35种枪支散件未包含枪管螺母,属地派出所下发的AR-15图谱中该部件标注为“不确定”。

  技术对抗:法庭上演“螺母攻防战”‌

  庭审现场出现戏剧性一幕:马某强当庭用自带玩具枪成功安装涉案螺母,而警方鉴定人员坚称该部件经样枪测试完全适配AR-15。辩护方提供的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报告则认定,涉案螺母仅为枪身辅助配件,并非主要零部件。

  行业背景与量刑争议‌

  南通地区作为全国光学瞄准镜产业聚集地,存在大量玩具枪配件生产企业。公诉人指出,近年广东警方已在全国查处类似案件百余起,多名被告获刑3年至无期徒刑。检方建议对马某强判处10年3个月至11年徒刑,但辩护方以“证据链存在根本缺陷”主张无罪。

  法律与社会影响‌

  本案暴露出三个深层问题:

  军工标准与民用产品的技术重叠监管难题

  地方特色产业与法律风险的平衡困境

  枪支散件鉴定标准透明化需求

  法院最终宣布休庭,不排除二次开庭。这场关乎技术创新与公共安全边界的法律争议,或将推动相关司法解释的进一步完善。